华东师大MBA创业故事第三期:创业,是为了寻找最好的自己 ——儿童智能教育之梦

发布时间:2014-11-07 编辑:

  一个小小机器人,它会行走、会唱歌、会跳舞、会对你眨眼睛,还会跟踪你、自动报时、自动避开障碍、能够感知声音、报告天气,还能听懂你的话。它长得酷似《机器人总动员》中的女主角伊娃,圆滚滚,白色光感。这就是国内第一台可以实现图形化DIY编程的儿童教育机器人,它的名字叫iknow。iknow不仅是个机器人玩具,它的教育价值是让孩子在玩耍中不知不觉地学到知识,培养能力。而孕育它出世的是我们华东师范大学MBA2012届校友胡作。
  胡作于2012年在MBA就读期间创立了上海晓卓智能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
,研发销售针对儿童的可编程智能机器人,目的是让孩子了解并且会应用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各种自动化控制、人工智能方面的科技应用,从而达到激发孩子学习科技的兴趣,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培养孩子对高科技的亲近感的目的。


  与机器人结缘,开启创业梦想

  从2006年就进入了教育机器人行业的胡作,当时的主要工作是向中小学校推广销售教育机器人产品,帮助学校开设机器人教育课程,协助孩子们参加各种机器人竞赛。每当他到一个新的学校,给学生上第一堂机器人课的时候,他都会发现,孩子们对“机器人”都充满了幻想,觉得机器人很神秘,是高科技,非常地感兴趣,但同时孩子们又会对机器人感到很陌生,觉得机器人离自己很遥远,无法驾驭。

  进入课堂以后,他带领孩子用电脑设计机器人的控制程序,当孩子看到机器人按照自己的意图自主运行、自动识别环境并执行任务时,他们流露出无法掩饰的惊讶、兴奋感和成就感。下课铃响之后,孩子们依然久久不肯离去,仍然在努力调试程序,希望机器人运行的更流畅。

  这时,胡作发现,机器人是孩子学习科技的最好的载体。一方面,机器人集成了电子、机械、自动化控制、传感、程序设计等多学科知识,孩子通过对机器人的学习,不仅可以获得知识,还可以激发孩子学习科技的兴趣,提高孩子的科学素养,培养他们自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机器人本身就对孩子充满了吸引力和诱惑力,孩子愿意玩机器人,这是一个很好的寓教于乐的科技教育平台。

  胡作在推广智能机器人运用于儿童教育的过程中发现,越来越多的家长正在理性地关心孩子长远的发展,于是,2012年,胡作决定创业,开发面向家庭,用于大众市场的儿童教育机器人。就这样,晓卓智能机器人公司应运而生。

  儿童设计程序,构筑机器人“思想”

  iknow机器人的身上装备了多种传感器:亮度传感器、声音传感器、障碍物检测传感器、地面传感器等。机器人身体下还有三个轮子,前面两个是用来前进和后退的,后面的轮子是用来支撑的。另外,机器人身上还有播音器和表现机器人眼神的LED屏。这些部件的组合使用,可以满足很多复杂的程序。

  与大多数儿童机器人产品不同的是,iknow还有配套的手机端和电脑端的图形化编程软件,使设计程序就像玩游戏一样简单,只要拖拖图标就可以实现,再也不用受复杂繁琐的程序语法困扰,即使是6岁的孩子也可以在1分钟之内轻松入门。

  iknow机器人的程序不是预先设计好的,而是要孩子们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使用图形化编程软件编辑好程序后输入机器人,构筑机器人的“思想”,才能使其运行。iknow机器人让孩子自己设计机器人的内部逻辑,调用机器人的各种传感器,并依据程序作出通过逻辑判断,最终执行各种自动化控制和人工智能方面的科技任务,如自动避开障碍物、感知声音、感知光线、巡线运行……通过这样亲身体验的建构主义学习方式,让孩子获取知识,并且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科学素养。

  现在,产品还有配套的一份教材,孩子可以参照这份教材,由浅至深、由简至繁循序渐进地学习设计机器人的功能。因为编程软件界面友好,所以孩子上手比较容易。在进行更复杂的编程时,孩子就能在设计的过程中体会到独自思考和钻研的乐趣了。

  “我们把产品研发出来之后,还没有设计过特别复杂的程序,但将来孩子设计出来的程序可能会超出我们的想象。”胡作说道,“在应用方面,我们现在向‘云机器人’方向发展。孩子觉得机器人是万能的,像电影里那样,什么都可以做到,但是现实世界上可不是那样。不过我们得向那个方向一步一步地努力。最近,我们在开发让iknow连上互联网的功能,让孩子可以和机器人对话,就像siri一样,但对话并非无框架,比如说,我们可以结合中小学教材来做内容,小孩子可以跟机器人进行英语的对话练习。在未来,机器人自身的学习也有一个慢慢过程,我们希望同样出产的机器人在不同孩子那儿用了半年后,当你跟他说同一句话,他们的回答是不一样的。我们会对每个孩子有个数据库账号,它会记录你每天的对讲内容,通过大数据分析,知道你的性格特点,从而有不同的回答,让智能机器人更贴近儿童教育的本质。以后可能还会往智能家居发展,比如说加上远程监控,手机远程查看家里情况,查看家里的温度湿度,发指令控制家电,如开关灯、开关窗、调节空调温度等。”


  创业,是为了寻找最好的自己

  创业初期的道路总是充满艰难。公司成立后,胡作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团队的组建。起初,他认为找兼职员工就可以把产品设计出来,然后由他来负责市场营销工作。可结果是兼职人员的时间非常不可控,造成项目整整拖了一年。

  合伙人的选择以及团队沟通也是一个挑战。胡作认为,选择合伙人,除了人品正、技能互补之外,最好还要性格互补。通过他自身的创业实践,总结出在创业团队中,采用理解、包容、妥协和授权的方式才能解决一个又一个的难题,“创业团队的打造是一个缓慢提升的过程,需要慢慢地磨合”。

  产品问世之后,他们又遇到了一个最关键的问题即是营销。目前,中国小孩的基本科学素养远远落后其他发达国家,其主要跟我国的教育体制与家长认知相关。我国的教育以应试教育为导向,再加上大部分家长自己对教育机器人也感到很陌生,而晓卓智能机器人的产品正是“孩子使用家长买单”的产品,这就决定了产品既要让孩子觉得好玩,又要让家长认可其教育价值。家长不知道教育机器人是什么东西,他们也不相信小朋友能给机器人设计控制程序,更不知道学习机器人能给孩子带来什么好处。在如何获得家长认同的问题上,晓卓的创业团队一直在摸索中,目前正在努力用体验式营销的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

  创业就是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创业也是一个自我磨砺和自我改造的过程。胡作在创业中最大的收获就是发现他在各种困难的考验面前,在公司每一次生死存亡之际,在差一点就要放弃的时候,发现自己竟然坚持了下来,也正是因为创业,胡作发现自己变了,变得更包容、更乐观、更坚毅。

  MBA学习梳理知识结构,培养管理者思维

  胡作认为,就读华师大MBA对他的创业有很大的影响,通过在华东师范大学MBA的学习,梳理了自己的知识结构,开拓眼界,培养管理者思维,知道窗外还有更广阔的世界。这为创业者提供了强有力的管理理论支撑,胡作认为,在创业之前,自己只懂得自己所在岗位所需要的职业技能与管理知识,通过MBA的课程学习,让自己了解到了整个公司运营各部门的管理知识甚至是行业领域的最新动态,全面的知识储备对于创业者尤其是创业初期的创业者来说至关重要。

  另外,读取MBA对他创业还有一个更直接的帮助是,当他遇到挫折、困难的时候,知道该去哪里寻找答案。除了管理知识之外,胡作在MBA就读期间最大的收获就是结识了许多怀揣创业梦想的同学,因为相互影响与相互鼓励,从另一方面促使胡作选择了创业。

  创业之路充满艰辛,但是华东师范大学MBA学员追逐创业梦想的步伐不会停下,希望能有越来越多的创业学员和我们讲述自己的创业故事,与我们一起分享经验与荣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