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丨走进实验室:MBA“护航”科创训练营——“走进智能系统创新实验室”圆满落幕
3月9日下午,华东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成功举办MBA“护航”科创训练营第二期活动——“走进智能系统创新实验室”。本次活动围绕实验室项目解密、项目体验及科创面对面三大环节,带领学生深入探索人工智能核心技术,包括软硬件协同优化、智能系统与机器感知、物联网与移动计算等,沉浸式体验人工智能的独特魅力。活动不仅助力前沿技术的商业化探索,也为构建创新商业模式奠定了坚实基础,开启了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的新篇章。
“走进智能系统创新实验室”精彩回顾
活动伊始,华东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MBA学生工作办公室朱红菲老师介绍了走进实验室暨“护航”科创训练营项目设计的初衷以及本次活动的主要内容和嘉宾情况。她表示,在人工智能引领的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背景下,“走进实验室”系列活动旨在打破学科壁垒,汇聚多方智慧,共同探讨科研创新在教育与创业领域的深度应用,从而加速科研成果孵化,推动科研与商业思维的深度融合,并借助多元合作模式,构建互利共赢的长效机制,为科技创新赋能,为产业发展助力。
经济与管理学院MBA学生工作办公室朱红菲老师作开场介绍
解密实验室
华东师范大学软件工程学院嵌入式软件与智能系统系副主任陈闻杰副教授以《人与智能系统》为主题,深入解析实验室三大研究方向及核心成果。结合自身在华东师大长期从事科研与管理工作的经验,他剖析了科研成果转化过程中面临的关键挑战,并诚挚邀请MBA学生发挥商业管理专长,与软件学院学子携手融合前沿技术与商业智慧,共同探索高效协同的创新模式,推动科研成果落地转化,实现互补共赢。
软件工程学院嵌入式软件与智能系统系副主任陈闻杰副教授分享
紧接着,陈闻杰副教授的三位实验室团队成员详细介绍了实验室的一系列创新成果。“青云”平台作为智慧生活服务系统,依托“一个平台、两个入口、多类终端”架构,运用物联网技术,实现触碰即开的便捷服务,提升用户体验。听障智能无障碍交流手套采用深度学习算法,可实时翻译手语,并搭配专属小程序,打破听障人士与外界的沟通壁垒。智能导盲系统则融合智能手机与导盲帽带,结合手机算力与传感器,通过帽带感知设备精准识别动态障碍物,并实时语音导航避障,为视障人士提供安全便捷的出行保障。
三位实验室团队成员介绍实验室创新成果
项目体验
陈闻杰副教授携研究团队带领同学们深入实验环境,近距离观摩并体验实验室的核心科研项目。学生们不仅亲身操作了ChatECNU大语言模型与音频模型的实时交互,还沉浸式感受了听障智能无障碍交流手套、探屏取物系统、触碰即开的物联网技术以及智能导盲系统等前沿科技成果。同时,学生们还积极与各项目团队成员展开深入交流。听障智能交流手套的实时手语翻译、探屏取物系统的精准识别操作,以及智能导盲系统的动态障碍感知与语音导航功能,都让同学们对这些创新技术的实际应用有了更直观的理解。各项目负责人通过规范演示详细讲解了设备的运行逻辑及其在现实场景中的应用价值,进一步加深了学生们对科研成果从理论探索到实际落地的认知,激发了同学们对科技创新与跨学科合作的兴趣与思考。
项目体验
科创面对面
在“科创面对面”环节中,华东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袁毅教授带领学生与陈闻杰副教授围绕技术商业化挑战、人工智能的发展及其对社会的潜在影响展开热烈讨论。袁毅教授表达了对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的期待,并积极筹备相关领域的专业研讨。围绕人工智能意识问题,陈闻杰副教授从哲学、计算机科学、神经科学等多学科视角解读了人工智能是否可能拥有类人意识及其对社会伦理和法律规范的深远影响。
“科创面对面”环节
“走进智能系统创新实验室”师生合影
至此,“走进实验室”丨MBA“护航”科创训练营第二期活动圆满落幕。本次活动不仅为MBA学生搭建了深入探索智能系统前沿科技的桥梁,也推动了跨学科知识的交融与应用。通过沉浸式体验与深度探讨,激发了同学们对科技创新的热情与思考,更为跨学科跨院系的协同合作、精准洞察市场需求、孵化科技成果提供了全新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