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见AI+N”行业主题实践活动丨真如副中心参访活动圆满结束
走进真如副中心精彩回顾
5月15日下午,华东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MBA“洞见AI+N”行业主题实践活动顺利开展。本次活动以“走进真如副中心,洞见产城数字融合新机遇”为主题,学院师生一行30余人走进上海市普陀区真如城市副中心公司,深度探访普陀区数字化转型实践,共话产城融合新趋势。
鸿企中心参观:感知数字技术与产业布局
鸿企中心参观
在工作人员引导下,师生一行首先参观了真如城市副中心新地标——鸿企中心。通过现场讲解与技术成果体验,师生们直观感受到真如副中心在AI数字化领域的创新实践,包括数字广告产业的技术应用与场景落地。随后,工作人员借助沙盘模型详细介绍了普陀区“一带一心一城”的空间布局,并重点解读了上海市数字广告园区的产业定位。园区以“四地”建设为目标,已吸引上千家数字广告企业入驻,形成覆盖全产业链的生态体系。师生们还观看了“海纳小镇”宣传片,深入了解这一数字化转型先锋项目的六大功能板块及未来规划。
企业说:解码区域发展与产业战略
上海真如城市副中心开发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郑艳玲分享
上海真如城市副中心开发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郑艳玲回顾了真如副中心的历史脉络。她指出,真如因700余年历史的真如寺得名,作为中心城区四大城市副中心,真如副中心公司自2007年以来,致力于区域开发建设和转型升级,依托沿沪宁产业创新带协同创新和海纳小镇数字化转型示范区创新平台,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打造上海协同创新和数字化转型新高地。此外还提到,公司与华东师大自2009年共建华大科技园以来合作紧密,期待未来在人才培养、项目共建等方面深化联动。
上海真如城市副中心开发建设投资有限公司规划部主管邵纳川分享
上海真如城市副中心开发建设投资有限公司规划部主管邵纳川详细介绍了真如副中心的发展规划。当前区域已建成中海环宇城等多个地标项目,正推进兰溪路景观提升等重点项目建设,打造青年友好街区。交通方面,5条轨道交通覆盖、15分钟直达虹桥枢纽的区位优势显著。区域以“绿色生态、文化引领”为理念,目标建成综合性城市副中心。
上海臻如企业咨询管理有限公司、上海真如地区投资促进中心产业推进部部长徐敏分享
上海臻如企业咨询管理有限公司、上海真如地区投资促进中心产业推进部部长徐敏聚焦数字广告与科技金融产业,介绍了园区的招商策略。园区通过低成本运营环境与全周期企业服务,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同时园区通过共享办公空间、产学研合作、助企服务等政策组合拳,已吸引多家头部企业入驻。
教师说:洞见产城融合与人才培养
华东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杨勇教授分享
华东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杨勇教授以《场景时代的产城融合》为题做主题分享。他指出,真如副中心以数字化转型为突破口,推动传统产业升级。他分析,数字化转型带来产业创新机遇的同时,也面临技术人才短缺与数据安全挑战,建议企业加强与高校合作培养复合型人才,政府完善监管机制。针对MBA学生,杨勇院长强调需提升数据素养与数字营销能力,适应AI时代需求。此外杨教授还提到,华东师大与普陀区在文旅、经济等领域合作密切,期待以此次参访为契机,在学生实习、行业导师聘任等方面深化校企合作,共同探索产城融合新路径。
圆桌对话:聚焦发展热点与人才适配
圆桌对话
在圆桌对话环节,双方嘉宾围绕营商环境优化、区域发展动力、未来战略布局等问题展开讨论。针对真如副中心近年快速发展的原因,上海真如城市副中心开发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张琳指出,公司通过低端产业腾退、基建难题攻克及高端项目引入,推动区域实现从“硬件建设”到“软实力运营”的转型,叠加区位与成本优势,成为企业落户优选。在产业集聚挑战应对方面,上海真如地区投资促进中心产业推进部部长徐敏强调公司通过差异化定位,依托上海中心城区首个数字广告试点园区,通过跨部门“服务联盟”及产业链闭环构建,增强企业粘性,普陀近年来区域税收增速位列全市前列,彰显竞争实力。谈及经管专业学生如何提升核心能力,上海真如城市副中心开发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郑艳玲分别从专业基础、数据分析、跨学科融合等硬技能及抗压能力、社会认知等软实力角度提出要求。她特别指出,AI时代需构建“内核稳定性”,通过实习实践弥合理论与现实鸿沟,培养责任意识与社会适应性。华东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杨勇补充强调,学生需树立正确就业观,在AI冲击下聚焦情商培养与社会“接口”能力,实现个人与社会需求的有效对接。
参访师生集体合影
本次参访活动通过实地考察、企业分享与深度研讨,为MBA师生搭建了洞察产城数字融合的实践平台。真如副中心以数字广告为核心的产业生态、低成本高透明的营商环境及校企合作的开放姿态,为同学们展现了人工智能时代区域发展的新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