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丨马烈创新创业中心《创业与融资、上市》系列讲座圆满落幕

发布时间:2020-07-27 编辑:品牌部

2020年7月26日,《创业与融资、上市》系列讲座圆满落幕。此系列讲座共计四次(2020年7月5日、7月12日、7月19日、7月26日),通过ZOOM在线云课堂形式开展,特邀水滴石天使基金创始合伙人,上海交通大学企业管理专业博士、上海交通大学管理系统与工程博士后,复旦大学、上海交大、华东师范大学客座教授潘鸿博士进行创业分享。 

系列讲座以“创业与融资、上市”为主题,包括“创业,其实不难”、“创业的选择”、“企业发展的路径”、“投资的方法”四场讲座内容,理论结合实例,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场创业的知识盛宴。讲座旨在丰富专业学位教育中心学生及校友对创业阶段的认识,提高学生及校友创业方案向创业实践转化、创业项目向成功企业转化的能力。 

共有400余名同学参与了此次系列讲座,并积极在云端就各类创业案例、创业建议与潘鸿博士展开了热烈的交流讨论。通过讲座,同学们梳理了疑惑和思路,纷纷表示干货满满,受益颇多,意犹未尽,云端点赞,反响热烈,并表示通过聆听这四场讲座,提升了创业思维,了解了创业的各个阶段,知晓了融资方式以及投资人心理,也明白了只有坚定不移、矢志不渝的努力,才会真正创业成功。


四场讲座回顾


第一讲:创业,其实不难



众所周知,疫情之下,创业举步维艰,这似乎跟本次的讲座主题“创业,其实不难”相违背,其实不然,潘鸿博士以自身的三张名片——10岁开始摆小人书地摊的“资深创业者”、有着23年投资生涯的“资深投资者”、交了几百万学费的“资深失败者”,告诫同学们以下几点:一、“创业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难”;二、“创业的过程中一定会遇到各种坑,交学费是大概率事件,这些交的学费都会成为以后成功的垫脚石”;三、“对于那些不甘平庸的人,要大胆相信你做的事情、做你擅长的事、把你做的事赚到钱,你就会发现创业其实并不难”。潘鸿博士用其丰富的创业经历和多次失败并走向成功的经验,指出创业是条不归路,无论亏损还是扩张,永远都会有资金不足的问题。创业竞争激烈,需要建立自己的竞争优势,寻找创业方法。

在创业的路上,潘鸿博士提到,要提高创业成功率,需要从失败主义、乐观主义和教条主义中走出来,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积累经验,不能教条式地照搬苹果、小米、阿里巴巴等成功案例。同时,他推荐了《苦难辉煌》一书,借鉴毛主席经典语录“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提出:沉稳、充满自信才能达到成功的彼岸。“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跑”,即实现目标的路径可以灵活设计,可以弯曲,不要拘泥于固定范式;“不计较一城一地的得失,以杀伤敌人有生力量为目的”,即控制成本,先生存,再发展。此外,潘鸿博士还推荐了《五百年来王阳明》一书,强调知行合一,并总结到:“创业是场马拉松,需要定位,需要坚持,才能获得成功”。


第二讲:创业的选择



谈到“创业的选择”,潘鸿博士认为,首当其冲的是“心态”,他告诫创业者一定不能有以下三种心态:“理论家”——不付诸于实践、“革命家”——目标远大、“梦想家”——低估创业困难,急于成功。他以90后创业者小吴举例,从“共享纸巾”到“共享街机”的创业心路历程,其中的转变展现出,创业不能心态浮躁,要像实干家一样,理性、稳健、脚踏实地,就如毛主席一样,先占据“井冈山”根据地,再寻找自己的商业模式。

那如何找到自己的创业领域呢?潘鸿博士建议,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寻找细分市场,做差异化,同时这个细分市场要受到消费升级和国家政策导向的影响。目前消费升级的热点市场主要包括教育、娱乐文化产业、交通、通讯、医疗保健等;而国家政策导向产业有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创业者要把握时机,定位清晰,选择一个正确的“点”、做到一条“线”,再配置一个“面”。

关于创业团队,潘鸿博士强调团队成员要“互补”、“坦诚”、“稳健”,并高度赞扬了电影《中国合伙人》新东方的团队。对于合作模式,他总结了三点:一、情感为基础,利益为旋律;二、一朵红花,几片绿叶;三、股份大小与贡献相匹配。他特别强调,尽量避免公司股权平均分配,管理股东应该作为主要股权拥有者。没有原则,不成方圆,一个好的团队要能做到如下几点:契约精神、动态调整、好聚好散。


第三讲:企业发展的路径



潘鸿博士通过一个失败的农业创业投资案例开启了第三场的主题讲座“企业发展的路径”,并表示创业和投资都要专业和专注。随后,他逐一阐述了企业成长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创业者是专家,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成功才有把握;第二阶段,创业者是企业家,即组织一个团队,成为管理专家的专家;第三阶段,创业者是资本家,把资本作为运作手段。

同时,潘鸿博士具体分析了企业不同的发展阶段与股权融资的关系,他提到,创业是实现人生三大自由,即财务自由、时间自由、心灵自由,的有效方式,但同时创业又是条不归路,在每个阶段都会存在资金短缺问题,所以需要融资。

创业企业的不同发展阶段为:一、种子期:即实验室技术,即一个技术、一个产品、一个创意,想法是非标的,很难实现,但可以通过政府专项基金和产业投资人融资;二、天使阶段:企业进入导入期或起步期,投资失败率高;三、风险投资:企业进入了快速成长和规模扩张期,如挂牌新三板,知名度提高,融资成功率提高;四、私募股权投资:Pre-IPO发行上市;五、机构投资:企业通过IPO成为上市公司;六、公众投资:Post-IPO发行上市以后。

最后,潘鸿博士总结了符合资本市场要求的企业特征,表示企业上市一定要具备资本价值(合规性价值+增长性价值=资本价值),并具体分析了股权融资遇到的两个难题,即“找谁谈”和“怎么谈”。此外,潘鸿博士通过“潘氏模版”还讲解了撰写商业计划书以及路演相关技巧。


第四讲:投资的方法


在系列讲座的最后一讲,潘鸿博士具体分析了投资人与创业者的区别,并陈述了投资人喜欢的创业者类型:一、有不屈不挠的精神;二、有团结团队的人格魅力;三、有不断创新和调整商业模式的能力。

他也将投资人分成了四类:一、风口热点型:这类投资人喜欢投资风口热点,比如人工智能、物联网等,但是这些行业“来得快去得也快”;二、梦想情怀型:这类投资人只关注诗和远方,而资深的创业者和投资人关心的是粮食和蔬菜,产品好不好要到市场中检验;三、投机赚钱型:这类投资人专门投一些准备上市的企业,赚资本溢价,但也存在很大风险;四、成长价值型:这类投资人投资企业,关注企业是否持续稳定地成长,并愿意与企业一起成长。

随后,潘鸿博士通过他投资的药房网商城的例子和一个医疗设备提供商的例子,向同学们分享了他的天使投资原则:一、简单的人(诚实、信用、好合作);二、简单的事(做好一件事,即专注);三、简单的进展(团队、时间、收入)。最后,他再次强调了投资中要注意“时间的三度”:一、时间的长度:价值沉淀、价值实现;二、时间的宽度:专业领域、专注精神;三、时间的深度:避开舒适、刻苦练习。四场讲座完毕,干货满满,好评如潮。